繼小紅書加速電商化布局后,知乎成為了下一個坐不住的入局玩家。
曾經高冷的知乎,現在似乎已經不在乎直播帶貨low不low了,因為它自己也加入了帶貨的隊伍。
結合“好物推薦”功能,知乎上線“花式開箱”有獎視頻活動與“‘購物車'選配指南”圓桌,為網友提供購物參考。
而在在各平臺拼價格、拼明星的熱鬧氛圍里,知乎的內容帶貨又是較為“冷靜”的。
1
在知乎官方開始鼓勵帶貨之前,很多商家早已開始通過知乎答題營銷了,尤其是在數碼區。
幾乎每一家手機廠商都會雇傭寫手,來給自己的產品寫評測的軟文,有些知名的數碼答主甚至可以靠這個發家致富。如果不仔細看,還真以為他們是來分享經驗的。
如果說之前在知乎上做營銷還需要遮遮掩掩,那么后來在官方的支持下,就顯得十分露骨了。特別是在推出了“好物推薦”功能之后,創作者能在文章、回答和視頻中插入商品卡片,其他用戶通過該卡片購買商品,創作者能獲得相應的返傭收入。
不過這個版塊對創作者有很嚴的限制,如必須實名,不能私發外鏈,不能夸大描述商品,此外,藥品、寵物和成人用品也是禁止推薦的。
即便如此,仍然有很多購物達人和專業人士開通了好物推薦功能來賺外快。而知乎上的主流營銷形式,也逐漸由商家自己投放廣告,轉向委托大V帶貨轉型。
通過分享+帶貨的形式,知乎創作者能獲得可觀的收益,而且親身分享和專業的內容更能長尾帶貨。目前,好物推薦里的一篇優質內容可以持續為創作者帶來收益,回答曝光率越高,后期的收益也就越大。
與小紅書一樣,兩者都主打UCG模式。不同點在于,知乎以文字為主,重點在實際體驗;小紅書則是以精美的圖片為內容,重點是視覺上的沖擊力。
這種差別是由兩大平臺用戶群體的差異造成的。知乎男性用戶居多,家電和數碼類商品更受歡迎;小紅書則是女性用戶居多,服裝、美妝類商品更受歡迎。
所以知乎如今又被網友們稱為“小藍書”。
2
僅從用戶的屬性來看,知乎的確有轉型為電商帶貨平臺的潛質。
不可否認的一點,知乎目前仍然是整體素質偏高的中文社區,用戶的整體受教育水平高于豆瓣和微博等社區,這也意味著知乎用戶對長文本的接受程度更高。
如此一來,推薦者就能對商品作出更細致的解讀。知乎重文字輕圖片的特性,能對商品有較為全面的介紹,而這剛好是理性購物人群想看到的。
作為一個知識內容平臺,知乎帶貨的核心在于以直播和問答等多種載體,通過專業的內容進行帶貨,社區平等友善的交流氛圍,讓知乎帶貨更偏向理性種草。
從整體來看,知乎用戶對商品的介紹,不局限于活動折扣和營銷噱頭,而是從專業的角度詳細分析商品功能,在沖動消費的促銷節日里增添了些許理性元素,幫助用戶做購物決策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好物推薦功能中,用戶點擊商品能查看該創作者推薦該商品的文章或問答,且一件商品能多次被推薦到不同的問答里。這一細節以商品鏈接為創作者引流,推動形成個人IP,加速實現帶貨的正循環。
當然,高質量用戶的購買力雖然強,但是對平臺的要求也越高。也正因為這樣,知乎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相當大。
比如在微博上常見的刷轉評,在知乎上一經發現就立即封號,進一步壓縮無良商家的操作空間。
所以,即便帶貨再火,在知乎上也很難成為主流。因為一旦帶貨泛濫,就會觸動平臺的根基,用戶進一步流失。
其實早在去年2月,知乎就曾經低調上線App“CHAO”,定位男性種草社區,試圖從男性群體出發,分食內容社區的種草生意。
而知乎的商業化探索,也一直在多路并行。從去年9月開始內測“好物推薦”功能開始,知乎“小紅書化”的另一條帶貨之路就已經悄然開始。
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知乎的經營用戶畫像,使其商業化的嘗試多被外界解讀為媚俗,如前段時間知乎與拼多多合作帶貨。對于知乎用戶而言,接受大V們帶貨拼多多的產品,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。
3
直播帶貨雖然火爆,但其局限性也很明顯。
首先就是場景問題,不論是在正式場合還是嘈雜的公共交通中,都不適合觀看直播,這樣難免會失去一批潛在用戶;其次,直播的帶貨效率其實是較低的,往往主播說了一堆商品用戶也難以看中一個,且不敢興趣的內容不能跳過。
而知乎卻可以不受場景限制隨時閱讀,而且買家能迅速抓到自己想看的重點。當然,不論是哪種帶貨形式,內容和質量都是最重要的,知乎帶貨也需要優質的內容支撐。
隨著越來越多主播涌入,直播帶貨行業如今已擁堵不堪,觀眾也日漸審美疲勞。如果內容不能創新,直播帶貨將成為少數頭部主播的獨食,后來者很難再去分一杯羹。
對于今年動作頻頻的知乎來說,去年就已入局電商,也為其自身的商業化贏得了更多的空間。隨著未來電商行業進一步走向流量的精耕細作和效率優化,知乎帶貨也將釋放出更大的價值。
作為綜合性內容平臺,知乎與其他的帶貨平臺相比,差異化在于其轉化并非靠當下風靡的價格促銷,而在于精準性和專業性。
而在內容電商盛行的當下,在帶貨模式仍然較為同質化的背景下,更凸顯了知乎差異化帶貨模式的價值所在。
同時,由于一直注重合理商業化與高質量內容平臺之間的平衡,這也使得知乎平臺的治理水平較高,杜絕了部分可能出現的行業亂象。
如去年十月,在開放好物推薦功能的同時,知乎官方就同步上線了《好物推薦規范》社區管理條例,以此來管治不規范轉載等行為。今年5月22日,知乎官方批量回收了887個賬號的好物推薦權限。
隨著各個內容平臺持續探索新的業務模式,尋求新的增長點,一直注重社區生態與商業擴張平衡的知乎,其未來也越來越可觀。
4
擁有專業知識的用戶,是知乎能夠嘗試電商化的前提。而通過搭建創作者利益分成的機制,知乎帶貨模式的正向循環也已經初步形成。
對知乎來說,理性討論和專業平等的社區氛圍,在給知乎內容創作者提供空間的同時,也讓其成為當前日益激烈的內容電商競爭中獨特的合作對象